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,环境污染日益严重,尤其是水体重金属的污染问题,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受热议的话题之一。良好的水环境,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,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。太阳成tyc234cc经过长期的研究及性能测试,面对环境保护监测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(POW-I)。 
	POW-I依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-MS 2000系列),采用一体化、集成联动的运行方式,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,具有自动取水、自动过滤、自动样品处理、自动数据采集、自动质量控制、自动数据传输等功能。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维护简单便捷,具有多元素同时监测、自动预警及数据异常处理、分析速度快、检出限低等特点。
	本文参考环境保护部发布的《 HJ 700-2014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》,采用Rh、Re作内标,对某饮用水源地水样中的铜、砷、锑、铅、汞等二十多种金属元素进行监测,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、准确的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。
	
	1. 系统简介 
	POW-I是集自动监测和自动分析为一体的的数字化管理平台,是助力环境保护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实现水质监管的重要工具。 
	
 
	图1. POW-I 高精度水质重金属ICPMS在线监测系统 
	2. 测试原理 
	POW-I通过采水装置将水样送入前处理模块,经酸化或消解后在多通阀的作用下通过蠕动泵进入ICP-MS系统进行分析、检测,得到最终数据,经软件处理系统上传至客户端或云平台。 
	3. 实验部分 
	3.1 实验所用设备及试剂 
	高精度水质在线系统(POW-I,太阳成集团tyc234cc); 
	实验所用超纯水(电阻率达18.25MΩ·cm,默克密理博,德国);
	硝 酸(质量比为65%,G.R,萨劳,西班牙);
	多元素标准溶液(10mg/L,Inorganic Ventures,美国);
	Au元素标准溶液(1000mg/L,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);
	氩 气(纯度99.999%,Air Products,美国);
	环境多元素金属混标(BYT400043/B2003238,100±10 µg/L及20.0±2
µg/L,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);
	环境标准物质水质硼(BY400156/B1905153,0.819±0.036 mg/L,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);
	环境标准物质水质汞(BY400030/B191249,4.23±0.62 µg/L,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)。
	3.2 标液配制 
	配制不同浓度梯度Be、B、Al、Ti、V、Cr、Mn、Fe、Co、Ni、Cu、Zn、As、Se、Mo、Ag、Cd、Sb、Ba、Hg、Tl、Pb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,于一系列500mL的PFA瓶中,同时分别加入200μg/L金标准溶液,其目的是保证Hg的稳定性。同时用1%的硝酸进行定容,内标元素Rh、Re以在线三通方式进行加入,母液浓度为82.2μg/L,折算成最终浓度为10.0μg/L,配制浓度如表1。
	表1. 各元素标准溶液浓度(µg/L) 
	
		
			| 
					元素 
				 | 
					标液1 
				 | 
					标液2 
				 | 
					标液3 
				 | 
					标液4 
				 | 
					标液5 
				 | 
					标液6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e、Cd 
				 | 
					1.0 
				 | 
					2.0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20.0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、Al、Ti、Zn、Ba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20.0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100 
				 | 
					20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V、Cr、Mn、Fe、Co、Ni、Cu、As、Se、Mo、Ag、Sb、Tl、Pb
 | 
					1.0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20.0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10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Hg 
				 | 
					0.50 
				 | 
					1.0 
				 | 
					2.0 
				 | 
					3.0 
				 | 
					4.0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
	 
	3.3 在线仪器工作参数优化:
	采用10μg/L Li、Co、In、Ce、U
进行自动调谐,所得在线仪器工作参数如表2。 
	表2. 在线仪器工作参数 
	
		
			| 
					仪器参数 
				 | 
					工作条件 
				 | 
					 仪器参数 
				 | 
					工作条件 
				 | 
		
			| 
					RF电源功率 
				 | 
					1300W 
				 | 
					等离子气 
				 | 
					13L/min 
				 | 
		
			| 
					辅助气流速 
				 | 
					  1.06
  L/min 
				 | 
					载  气 
				 | 
					1.2L/min 
				 | 
		
			| 
					采样深度 
				 | 
					16 
				 | 
					扫描方式 
				 | 
					跳 峰 
				 | 
	
	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
	3.4 实验数据 
	3.4.1 方法检出限 
	待仪器热机完成后,标液及样品在蠕动泵的作用下,分别通过各自通道进入ICP-MS分析仪,得到标准曲线。对样品空白进行重复测定11次,以3倍的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,作为本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,以10倍的标准偏差所对浓度,折算为本方法的测定下限,如表3所示。 
	 表3. 各元素的检出限(µg/L) 
	
		
			| 
					元素 
				 | 
					检出限 
				 | 
					元素 
				 | 
					检出限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e 
				 | 
					0.01 
				 | 
					B 
				 | 
					0.3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Al 
				 | 
					0.19 
				 | 
					Ti 
				 | 
					0.41 
				 | 
		
			| 
					V 
				 | 
					0.06 
				 | 
					Cr 
				 | 
					0.0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Mn 
				 | 
					0.04 
				 | 
					Fe 
				 | 
					2.88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o 
				 | 
					0.01 
				 | 
					Ni 
				 | 
					0.06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u 
				 | 
					0.08 
				 | 
					Zn 
				 | 
					0.32 
				 | 
		
			| 
					As 
				 | 
					0.10 
				 | 
					Se 
				 | 
					0.5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Mo 
				 | 
					0.02 
				 | 
					Ag 
				 | 
					0.03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d 
				 | 
					0.01 
				 | 
					Sb 
				 | 
					0.1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a 
				 | 
					0.05 
				 | 
					Hg 
				 | 
					0.0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Tl 
				 | 
					0.01 
				 | 
					Pb 
				 | 
					0.02          
				 | 
	
	 
	 
	 
	 
	 
	 
	 
	 
	 
	 
	 
	
	3.4.2 质控样测试 
	检出限测试完成后,对硼、铬、镍、锑等19种环境标准物质(质控样)重复测定6次,取其平均值作为在线仪器的测定值,同时计算其精密度(RSD),如表4。 
	表4. 质控样及精密度(n=6) 
	
		
			| 
					元素 
				 | 
					质控样(µg/L) 
				 | 
					RSD 
				 
					(%) 
				 | 
					元素 
				 | 
					质控样(µg/L) 
				 | 
					RSD 
				 
					(%) 
				 | 
		
			| 
					标准值 
				 | 
					测定值 
				 | 
					标准值 
				 | 
					测定值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e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0 
				 | 
					3.40 
				 | 
					B 
				 | 
					819±36 
				 | 
					824 
				 | 
					1.0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V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19.6 
				 | 
					1.58 
				 | 
					Ti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1.8 
				 | 
					2.77 
				 | 
		
			| 
					Mn 
				 | 
					100±10 
				 | 
					98.1 
				 | 
					1.92 
				 | 
					Cr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7 
				 | 
					0.96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o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6 
				 | 
					0.61 
				 | 
					Fe 
				 | 
					100±10 
				 | 
					99.7 
				 | 
					2.09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u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19.9 
				 | 
					1.93 
				 | 
					Ni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19.7 
				 | 
					0.6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As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1.5 
				 | 
					0.65 
				 | 
					Se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1.4 
				 | 
					2.67 
				 | 
		
			| 
					Mo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1 
				 | 
					3.47 
				 | 
					Cd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19.0 
				 | 
					1.07 
				 | 
		
			| 
					Sb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4 
				 | 
					1.02 
				 | 
					Ba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7 
				 | 
					1.5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Hg 
				 | 
					4.23±0.62 
				 | 
					4.56 
				 | 
					1.47 
				 | 
					Tl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20.3 
				 | 
					1.7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Pb 
				 | 
					20.0±2 
				 | 
					19.4 
				 | 
					1.90 
				 | 
					/ 
				 | 
					/ 
				 | 
					/ 
				 | 
					/ 
				 | 
	
	 
	3.4.3 实际水样及加标测试 
	对实际水样进行重复测定6次,取其平均值作为为水样测定值,同时对水样进行加标平行测定,计算其加标回收率,如表5所示。
	表5. 水样测定值及加标回收率(n=6) 
	
		
			| 
					元素 
				 | 
					本底值(µg/L) 
				 | 
					加标值(µg/L) 
				 | 
					测定值(µg/L) 
				 | 
					回收率(%)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e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1.0 
				 | 
					1.04 
				 | 
					104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 
				 | 
					9.13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64.23 
				 | 
					110.2 
				 | 
		
			| 
					Al 
				 | 
					36.32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96.68 
				 | 
					120.7 
				 | 
		
			| 
					Ti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50.62 
				 | 
					101.2 
				 | 
		
			| 
					V 
				 | 
					0.23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4.77 
				 | 
					90.8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r 
				 | 
					0.20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0.21 
				 | 
					100.1 
				 | 
		
			| 
					Mn 
				 | 
					2.31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1.72 
				 | 
					94.1
				 | 
		
			| 
					Fe 
				 | 
					431.10 
				 | 
					100.0 
				 | 
					537.80 
				 | 
					106.7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o 
				 | 
					0.04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0.59 
				 | 
					105.5 
				 | 
		
			| 
					Ni 
				 | 
					0.58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5.44 
				 | 
					97.2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u 
				 | 
					0.29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0.52 
				 | 
					102.3 
				 | 
		
			| 
					Zn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45.69 
				 | 
					91.4 
				 | 
		
			| 
					As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0.19 
				 | 
					101.9 
				 | 
		
			| 
					Se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0.30 
				 | 
					103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Mo 
				 | 
					0.74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5.59 
				 | 
					97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Ag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4.77 
				 | 
					95.4 
				 | 
		
			| 
					Cd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5.0 
				 | 
					4.65 
				 | 
					93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Sb 
				 | 
					0.47 
				 | 
					1.0 
				 | 
					1.44 
				 | 
					97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Ba 
				 | 
					10.79 
				 | 
					50.0 
				 | 
					60.17 
				 | 
					98.8 
				 | 
		
			| 
					Hg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0.20 
				 | 
					0.24 
				 | 
					120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Tl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1.0 
				 | 
					0.94 
				 | 
					94.0 
				 | 
		
			| 
					Pb 
				 | 
					ND 
				 | 
					10.0 
				 | 
					10.12 
				 | 
					101.2 
				 | 
	
	
	3.5 结果与分析 
	由表3可知,方法检出限在0.01μg/L~2.88μg/L之间。按照本方法同时对环境标准物质的铜、砷、锑、铅、汞等19种元素进行监测,其结果与标准值完全吻合,详见表4。
	随后利用POW-I对实际水样进行了监测,计算其待测水样的加标率为90.8%~120.7%,精密度为0.65%~3.47%,详见表4、表5。 
	4.结论 
	本文参考《JJF 1565-2016》和 《HJ 700-2014》标准,利用高精度水质在线系统(POW-I),对某地生活饮用水中的铜、砷、锑、铅、汞等二十多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监测,采用Rh、Re作为内标来校正仪器波动和基体影响,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低,测试结果准确,加标回收率高,稳定性好,与传统的水质在线仪器相比,更加快速便捷、可多元素同时监测,大大地提高了水质监测的效率。由以上数据可知,POW-I完全可以满足在线水质中多元素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。 
	5.参考文献 
	[1] 环境保护部,HJ 700-2014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,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,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,2014。
	[2]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JJF 1565-2016 重金属水质在线分析仪校验规范,中国质检出版社,2016。